項目介紹:該礦區(qū)屬于膠東金礦集中區(qū)東部,位于膠萊盆地東北緣、牟平-乳山金成礦帶中南部,受到牟平-即墨斷裂帶南端的NE向郭城斷裂控制。
地質任務:探測礦區(qū)有效勘探深度內地層、主要巖體的分布,構造形態(tài)及斷裂特征等情況,尋找可能形成隱伏礦體的空間,圈定成礦有利部位,爭取實現地表以下3000m范圍內的找礦突破。
根據不同巖性的電阻率差異性和對已知地質資料分析,可以對新、老地層及牧牛山巖體、鵲山巖體進行有效的劃分,尋找可能形成隱伏礦體的空間,圈定成礦有利部位,對下一步找礦提供參考和依據。
自2019年致2023年,該工區(qū)共開展4期廣域電磁法探測工作,取得成果突出。
圖1廣域電磁法測深勘探GY2線反演解譯剖面圖
圖2 圖1廣域電磁法測深勘探GY3線1維反演解譯剖面圖
1、通過廣域電磁法5條剖面測量結果,根據不同巖性的電阻率差異性和對已知地質資料分析,可以對新、老地層及巖體進行有效的劃分,大致掌握礦區(qū)內地層、巖體、構造的分布及形態(tài),基本反映了礦區(qū)的礦田構造格架。
2、區(qū)內共劃分了多條斷裂構造,大的斷裂構造,廣域具有明顯的電性反應,能夠有效識別,尤其以郭城斷裂、后夼東斷裂、史家斷裂、F21、F19等。
3、對于廣域GY3線深部含黃鐵礦化構造蝕變帶,廣域能夠有效反映,與低阻異常對應吻合較好,其近東西走向,傾向南。其中GY3線圈定異常靶區(qū),經鉆孔驗證,揭露9處具有一定規(guī)模的金礦(化)體,其中一條礦化帶長800m,厚200m,賦存深度800-1000m,帶內圈出4條工業(yè)礦體,最厚6.15m,累計增儲3噸。
4、通過廣域成果深部高阻界線,多個鉆孔驗證,在礦區(qū)控制到深部鵲山巖體,結合已知地質資料,建立了三維地質-地球物理模型,對鵲山巖體的界線進行了厘定,為礦區(qū)新的成礦模型與找礦方向提供了支撐。
圖4三維地質-地球物理模型
總機:0731-82909086
銷售:0731-82909079
微信公眾號
微信視頻號